Thread Reader
Toggle theme
Robinson · 鲁棒逊
@python_xxt
Mar 23
2 tweets
Tweet
Share
Download
一个关于注意力和信息的COT: 1.注意力是对“期待反馈”的反应机制 2.注意力并非被动接受,而是被引发的参与感 3.在信息输入时,要利用注意力引导策略 4.好的信息输入不是“让人看懂”,而是“让人忍不住想看下去”,可以让人主动调动认知资源,产生“内在驱动”去理解、探索、连接 So 5. 将信息变为体验,把内容变成旅程 个人心得:主动把自己要阅读的信息包装进结构、情境、冲突或节奏,让信息具备了“动能”,让自己跟着它走。 这样我们不仅是在学知识,还是在经历一段“认知旅程”。 示例1: “文字卡片模式,因为独特的样式和字体,可以让一句话获得更多的注意力。 本该一划而过的文字,因为卡片的形式,被多看了几秒。 即使是生活中很朴素的话,似乎都变得有道理起来” 文字卡片——用“形式”制造出额外的注意力预算。 示例2: 模型思维的一张卡片图,大量文字的信息堆砌并不适合阅读。 但通过模块化的分类整合,加了图表,增加了一定的可阅读性,让信息在输入时,自带模块化逻辑。 模型图卡——用“结构”引导思维走向模块化理解。
看到
@orange.ai
发的文字卡片教程 联想到自己在信息输入前,会使用的封装方法 “主动把自己要阅读的信息包装进结构、情境、冲突或节奏,让信息具备了“动能”,让自己跟着它走。”
Robinson · 鲁棒逊
@python_xxt
Insight & Empathy | AI for Better Life | AGI to Embodied Intelligence | 硅基生命 降临派 | 茧房建筑师 | 一言不合就拉黑
Follow on 𝕏
twitter-thread.com/t/1903655093326786778
Missing some tweets in this thread? Or failed to load images or videos? You can try to
force a refresh
.